種群崩潰 大暴發(fā)翌年鼠群消失——北疆小家鼠大暴發(fā)揭秘(3)

2015-12-23 陳安國      】

  翻垜、除草、挖洞、灌水、投藥、置夾,紅旗招展,歌聲昂揚,十幾、幾十人在碾場、田間、渠邊及荒野忙碌著——這是1968年春播和麥收前后,由生產隊組織的群眾性滅鼠活動熱烈情景。吃了上一年小家鼠大暴發(fā)成災的虧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各級政府和農民群眾都對滅鼠非常積極。自治區(qū)治蝗滅鼠指揮部全面部署,早早準備了大量滅鼠器具和藥物,向中國科學院邀請了動物所(北京)和高原生物所(西寧)的十多位專家,并從首府烏魯木齊及專區(qū)調派植保、防疫和高校的科技人員一同下鄉(xiāng)指導,發(fā)動年前受災各縣展開了大規(guī)模的除鼠害運動。對農田和農舍害鼠進行大清除,取得空前成績,對在民族地區(qū)普及鼠害防治知識及滅鼠技術起到很好作用。然而,實際滅到的多是紅尾沙鼠、檉柳沙鼠、灰倉鼠、小林姬鼠及草原兔尾鼠等,大暴發(fā)罪魁小家鼠卻為數甚少,同當地常年農田鼠種組成比例極不相稱!

  大暴發(fā)翌年 小家鼠群體奇異“失蹤”

  瑪納斯縣塔西河公社是1967年小家鼠高發(fā)的重災區(qū),1968年5月我們在渠道等田邊荒地及小麥、苜蓿、蔬菜等作物地放置1162個夾日,未捕到小家鼠;7月與9月再在胡麻、玉米等作物地及荒地放置1870個夾日,才捕獲3只小家鼠!這3期田野3032個夾日共捕鼠26只,其中2種沙鼠占61.6%,灰倉鼠占26.9%,而小家鼠僅占11.5%,比其正常組成(74.3%)低得多;按3期總夾日數計算,小家鼠捕獲率僅0.10%,是我們在該地區(qū)連續(xù)十多年調查中惟獨一次。(例如數量中常的1970年,4-6月小麥地置3477夾日共捕鼠309只,其中小家鼠209只,捕獲率為6.01%,占鼠種組成為67.7%。)

  此期間在房舍區(qū)置夾,小家鼠捕獲率亦僅4.14%,占鼠種組成也降至70.6%,而平常在房舍區(qū)很少見的灰倉鼠和紅尾沙鼠捕獲比例卻升至17.6%和11.8%,這亦是大暴發(fā)次年的特有現象。(1970年房舍區(qū)小家鼠全年總計捕獲率為13.62%,占鼠種組成為98.5%,其中4月份捕獲率為22.99%。)。

   
  新疆北部冬夏長而春秋季短,天山北麓農區(qū)通常是3月中下旬開春,11月上中旬入冬。冬季酷寒,小家鼠大部分遷入房舍區(qū),部分留在秋作物茬地與老渠道等處,死亡率遠大于出生率。開春之后,苜蓿、小麥等作物陸續(xù)返青,小家鼠由房舍等越冬地遷來并繁殖,種群重新增長。4-9月,新疆稱“夏半年”,各種作物及野生植物都郁郁蔥蔥生長,小家鼠亦進入生育活躍期,6-10月田野小家鼠懷孕率都在50%以上,平均胎仔數超過7.8個,種群數量持續(xù)上升,到10月中旬達年高峰,11月入冬其種群數量下降。圖Ⅲ-1給出塔西河地區(qū)田野小家鼠1968-1980年種群季節(jié)消長曲線,是按各年4-11月5個調查期(一律定在月中旬)田野各生境平均捕獲率繪制的,中欄為6個中數量年,左、右欄分別為低數量年和高數量年。由該圖可見,歷年種群數量季節(jié)消長曲線皆呈后峰型,常年從春至秋呈陡升態(tài)勢,系J型即指數式增長,惟1968年消長曲線非常低平,1969年呈逐步回升態(tài),但仍遠低于中常年。

  我們將田野小家鼠4月中旬捕獲率稱作“種群開春基數”,中常年份多在0.5~1%左右,1969年卻僅0.20%;10月中旬捕獲率為“種群年峰量”,1969年失查,依據7-8月捕獲率4.25%及其最可能的長勢推算,僅8%許;而該年房舍區(qū)4月捕獲率為13.85%,比上述1970年同期少四成。

  總的講,天山北麓農區(qū)1968-1969兩年小家鼠少得可稱“難覓”,尤其是1968年整個上半年田野幾乎不見小家鼠,與大暴發(fā)的1967年成群結隊、隨處可見的情景形成強烈反差。各生境都僅有個別鼠散存,不見群體。這是怎么回事?此謎團到1970年伊犂谷地農區(qū)小家鼠再次大暴發(fā)才得以解開。

  “失蹤”的謎底:超高密度招致種群崩潰

   
  大暴發(fā)次年小家鼠群體“失蹤”的緣故,其實在本專題首篇的表1中已經透露(為便于閱讀,現再列于左):當種群密度大致達50%捕獲率時,全體停止生育!——1970年10上旬在霍城剖檢的89只雌鼠,無一懷孕,除了9只(10.1%)可見子宮斑(產仔后在子宮內殘留的痕跡,初是黑斑,后成小黃點)表明其曾經生殖過,其余雌鼠子宮角都細且薄,甚或如幼體子宮角呈白色“絲狀”;同時剖檢的64只雄鼠,睪丸都小、未成熟,僅1只鼠的睪丸大而軟,屬萎縮。

  這是很異常的。通常各時期能上鼠夾而被捕獲的小家鼠,除了體重低于11克的少數個體之外,子宮角起碼1毫米粗并充血,呈粉紅色“管狀”,孕育過的則更寬、厚;雄鼠睪丸凡已降到陰囊的也都會是大而堅實、飽滿的。按5個中數量年(見圖Ⅲ-1所列,1971年因缺此項數據而不計)平均,田野小家鼠10月懷孕率達48.3%,胎仔數平均為7.5個,其中1970年同期為53.2%和7.9;雄鼠睪丸下位率在繁殖盛期的8月平均達97.2%,到10月雖有所減退,平均仍有70.6%。

  另方面,1970年冬我們在伊犂各地還觀察到,大暴發(fā)產生的小家鼠抵抗力很弱。該年群眾性滅鼠搞得好的社隊,到10月鼠群就被壓下去了;滅鼠工作開展得差的,入冬后天寒地凍,11月底降了第一場雪,小家鼠群體亦瞬間就消失了。

  這也是很異常的。北疆小家鼠的壽命,室內飼養(yǎng)結果是成年以后的平均壽命雄鼠為426.3±93.3天,雌鼠為283.6±48.2天;最長壽命雄852天(2.3年),雌676天(1.8年)。結合自然捕獲鼠剖檢,可推斷青壯鼠一般應能度過1年以上。我們在鼠數量中常年作野外越冬地考察,見到離村莊較遠的秋作物茬地及老渠道,特別是野草籽及田內作物散穗落粒多、牛羊放牧少的地塊,12月和元月小家鼠數量還不少,很易見它在雪被下極活躍;直到2月下旬,食物已極貧乏,鼠體質已衰弱,而氣溫則變化無常,有時積雪消融,突然又嚴寒降襲,田野越冬鼠才大批死亡。伊犂小家鼠大暴發(fā)后在11月底降頭場雪就死亡(天山北麓農區(qū)群眾回憶,1967年該地小家鼠在12月上中旬也很快就消失了),顯然是由于它們抗寒力不濟。

  更露底的是,天山北麓農區(qū)小家鼠1972與1974兩年,前期懷孕率與胎仔數都較高,秋季種群數量躍升至小暴發(fā),年峰量達30.32%和29.80%,10月中旬也出現許多鼠生殖器官不發(fā)育或衰退,到11月中旬懷孕率亦都降為0;并且,這兩年野外越冬鼠死亡率也顯著偏高,翌年種群亦都淪為低數量級。這就很有力地表明,此等事件確實與種群數量級相關聯。

  正是由于大暴發(fā)后期的小家鼠群體生殖力歸零,自身又不能越冬,次年殘留數量必然寥寥無幾。1970年伊犂谷地小家鼠暴發(fā)烈度稍遜,其翌年種群數量仍跌得很低:1971年4月在霍城田野各生境放置847個夾日,為能捕到鼠,樣地特選原先有較多鼠的地塊,而且每走5米若附近見鼠洞或足跡,就針對它置夾,這么帯傾向性,也僅捕得5只小家鼠(因不屬系統(tǒng)調查,布夾未遵守“不找洞”的隨機法則,如此夾捕率0.59%其實比規(guī)范的夾日法捕獲率會偏高許多)。而它1967年在天山北麓農區(qū)的暴發(fā)烈度特強,以致翌年春季捕獲率為0,并且持續(xù)2年種群處于低數量級。這個現象,生態(tài)學上稱為“種群崩潰”。就是說,大暴發(fā)翌年難覓小家鼠其實是因其種群密度超高導致自身消亡。小暴發(fā)次年其數量亦跌至低谷,但未深度崩潰,緩了一年就能快速回升。

  掌握消長規(guī)律 才能更有效地部署防治工作

  鼠類有較多種屬的生殖力很強,對環(huán)境條件利弊反應極敏感,其種群數量會大起大落。象北疆小家鼠這樣大暴發(fā)后突然消失的鼠種不少,如北疆牧區(qū)的黃兔尾鼠、江南的東方田鼠也有這樣如 “躲迷藏”般的變化,其原因則有多方面。對這些鼠種,特別需要研究掌握其數量消長規(guī)律,進行鼠情監(jiān)測,才能更有效地部署防治工作,避免須人工滅鼠時未動手,受災后再興師動眾卻又撲空。

打印】 【關閉
附件下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