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分布的鼯鼠屬(Petaurista)動物,2個體長約35~45厘米的大型“中國特有種”(灰鼯鼠、海南鼯鼠),2個體長可超50~60厘米的“特大種”(紅白鼯鼠、霜背大鼯鼠),已分別在前2篇作了介紹。該屬還有4個也是成體體長在35~45厘米左右的大型種,它們的基本生物學資料匯總于表 鼯-2d。
棕鼯鼠
顱骨短寬,鼻骨前端寬于后端,眶上突后具2條縱脊。
棲息于熱帶亞熱帶海拔1500~24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。在樹洞或巖石洞中營巢,也會利用鳥類的棄巢為窩。夜間活動,在樹間以攀、爬、滑翔相交替,滑翔能力強,攀爬能力稍弱。以果實、樹葉、嫩枝和嫩草為食,也吃一些昆蟲。四季均活動,一年可繁殖2胎,每胎產(chǎn)1~3仔。
棕鼯鼠分布我國南方十幾個省、市、區(qū)(見上表),國外分布于泰國、馬來亞和爪哇等地。國內外其亞種多達10余個。我國主要有:福建亞種身體背面赤褐色,尾端不黑,分布于閩、粵等;四川亞種體色較深,尾端黑色,分布于川、貴等;臺灣亞種身體背面暗栗紅色,腹面橙紅色,尾黑色,分布于臺灣。此3亞種的體型相對略?。后w長360~413毫米,尾長330~425毫米,后足長68~75毫米。
另有體型較大、分布在云南的類群,體長450~500毫米,尾長約575毫米,后足長約90毫米。身體背面褐色帶白色,毛基暗灰色;耳尖橙紅色,耳背后有1簇黑毛,皮翼邊緣橙色,尾黑略帶赤色;體腹面濃厚栗色;喉淡褐色,頦、前足和后足均為黑色。此類群分布于云南景東哀牢山的熱帶山區(qū)雨林中,國外分布在泰、老、越,Ellerman(1951)將其歸作棕鼯鼠1個亞種——云南亞種。不過,黃文幾等(1995)據(jù)其體形大小和毛色差異,主張認作獨立種——萊氏鼯鼠Petaurista lylei Bonhote,1900;而Wilson 等(2005)則將它歸作霜背大鼯鼠的亞種。此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。
臺灣鼯鼠
本種分布于臺灣北部和中部的各海拔山區(qū),但以中、高海拔(2000~4000米)之針葉林及針闊葉混生林較常見,低海拔區(qū)域較少見。棲息于森林中,通常都單獨出現(xiàn)在樹冠層活動覓食,懂得利用上升氣流來滑翔。食物包括針葉樹的球果,闊葉樹例如殼斗科旳果實,嫩芽、嫩葉等。
本種與大陸的紅白鼯鼠在親緣上非常接近,王應祥等(2003)和Wilson et al(2005)將它作為紅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的地理亞種——P.a.lena Thomas,1907。但黃文幾等(1995)、馬勇等(2012)大多數(shù)作者認為,兩者不僅在毛色上有較大的差異,而且臺灣鼯鼠的尾長大于體長,紅白鼯鼠的尾長小于體長,臺灣鼯鼠的頭相對較大,其顱全長與體長之比明顯較紅白鼯鼠的大;何況兩者分布區(qū)相距甚遠,很難說它們是隸屬于一個種的不同亞種,尚需進一步獲取顱骨標本等更多資料作對比分析。因此主張暫保留其獨立種地位。
需補充說明的是,Petaurista lena獨立種地位一旦得以確認,它也就成為又一“中國特有種”。而《國“三有”動物名錄》記載“臺灣鼯鼠”學名為Petaurista pectoralis,這在一些文獻中乃與Petaurista lena混同,在另一些文獻中則是與其并列的另1種,稱它的模式產(chǎn)地在臺灣西南部;因沒有頭骨描記,目前P. pectoralis被列為疑問種,在沒有充分的新證據(jù)時該學名不能被正式承認。
栗褐鼯鼠
栗褐鼯鼠Petaurista magnificus(Hodgson,1836):別名麗鼯鼠、郝氏鼯鼠,英語名Hodgson's flying squirrel。體型較大;尾粗圓 ,其長不超過體長。頭頂及體背面栗褐色或赤褐色;前肩淺棕色;耳背、皮翼及四肢足背紅棕色;尾部上下毛色較前肩略深,呈棕色;體腹面粉紅色。
主要棲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,由栲、柯、櫟等樹種組成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帶;棲居地具有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特征,暖和,無霜期一般在200天以上;雨量豐沛,年降雨量達2000毫米左右。筑巢于大樹的樹洞內,以闊葉樹的嫩葉及各種野果為食。
栗褐鼯鼠目前在中國僅見于西藏珠峰地區(qū)南坡的江村、沖色、樟木口岸一帶;在國外記載于印度、尼泊爾和不丹等地。
栗背大鼯鼠
總的講,栗背大鼯鼠與栗褐鼯鼠體形大小、毛色等都很相似,有些作者認為兩者為同種。兩者體型都較大,尾長都大于440毫米,體背毛色深但亮色調較突出,主要區(qū)別在于栗背大鼯鼠的腹部毛白色,但胸腹中央為棕黃或橘黃色,肩后與腰臀部有少許白色芝麻點斑;而栗褐鼯鼠腹部毛橘紅色或粉紅色,肩后與腰臀部完全不見白色芝麻點斑。
栗背大鼯鼠棲息于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或潮濕的針闊混交林,筑巢于高大喬木樹頂或樹洞中。夜間活動,獨棲或成對。有趨光性,會滑翔到林中篝火附近的大樹上。以樹葉、花、芽、果實及苔蘚等為食。
4“大型種”的生存狀況
這4個種在2000年皆被列入《國“三有”動物名錄》保護。但棕鼯鼠分布在我國人口高密度省份,它不僅也是人們采集“五靈脂”藥材的重要對象動物,難免常遭侵擾,而且它的胴體還是民間浸制“飛虎酒”的原料,更易招致獵殺。再加森林被砍伐、人工造林與墾荒,改變了棲息地面積和質量,生存條件受威脅,2004年評估已屬“易危(VU)”。栗褐鼯鼠的野外種群數(shù)量不詳,國內兩次評估(1998、2004)分別為“稀有(R)”或“不宜評估(NA)”,IUCN評估為“低危/近危(LR/nt)”。至于栗背大鼯鼠,因2004年《紅色名錄》采用Wilson的《Mammals Species of the World》分類系統(tǒng),它被歸入棕鼯鼠,評估中未單獨列名;若參與了評估,則依棕鼯鼠的總體狀態(tài)講,乃屬于“易危(VU)”。由此看來,我國大陸分布的這3種大型鼯鼠生存狀態(tài)不容樂觀,“三有”保護急需落到實處!對于栗褐鼯鼠來說,好在從1985年起,先后建立的以保護自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為主的樟木口岸保護區(qū)、吉隆江村保護區(qū)和珠穆朗瑪峰保護區(qū),已包括該種的分布在內,現(xiàn)需要的是加強這些自然保護區(qū)的管理,尤應禁止區(qū)內伐林。相對而言,棕鼯鼠受威脅可能性更大,應當尤加注意!
臺灣常見有白面鼯鼠(即臺灣鼯鼠)、大赤鼯鼠(即棕鼯鼠)及小鼯鼠3種,白面鼯鼠既大又美,最引人注意,也曾成為當?shù)鼐用褡钪饕墨C物之一,加上山林破壞,對其生存構成威脅,后來隨著保育工作的興起而改觀。例如阿里山區(qū),曾經(jīng)是獵人天堂,把聚落附近山林的鼯鼠打到幾乎滅絕。如今當?shù)毓馊A村在社區(qū)保育推動下,3種鼯鼠都維持在一定的數(shù)量且持續(xù)穩(wěn)定增長,其中又以白面鼯鼠最多,成為光華區(qū)的生態(tài)特色景點,該地村民藉此經(jīng)營民宿,將欣賞白面鼯鼠作為重要的觀光節(jié)目。經(jīng)濟效益既同生態(tài)效益-社會效益疊加,白面鼯鼠就更受格外愛護,村民自動成立山林護衛(wèi)隊,掌握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(guī)律,實行有序導游,從而也就使光華區(qū)成為鼯鼠樂園。這個成功事例對大陸的動物保護工作也是很有益的啟示?! ?/p>
【鳴謝:本篇棕鼯鼠彩照承蒙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林業(yè)伐區(qū)調查設計服務中心李宗北先生拍攝并友情提供;臺灣鼯鼠彩照系Chiou.G.拍攝,引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;栗背大鼯鼠彩圖系巖崑等繪制,引自潘清華、王應祥等《中國哺乳動物彩色圖鑒》(中國林業(yè)出版社,2007);本系列文章乃主要依據(jù)馬勇等〝嚙齒動物分類學與地理分布〞(見:鄭智民、姜志寬等主編《嚙齒動物學》,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,2012)和黃文幾、陳延熹等《中國嚙齒類》(復旦大學出版社,1995),并綜合其他文獻加以補充。在此一并致謝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