鼯鼠類(3):又2“特有種”——法律保護之鼠(十一)

2015-02-09 陳安國      】

  我國分布的鼯鼠類中,還有鼯鼠屬的灰鼯鼠和海南鼯鼠也是中國特有種,其基本生物學(xué)資料匯總于表 鼯-2b。

  

  鼯鼠屬?灰鼯鼠

  鼯鼠屬Petaurista也稱大鼯鼠屬,為體型較大的鼯鼠科種類,成體體長多在35厘米以上,顱全長超過50毫米。尾皆較長,接近或以至超過體長,一般呈圓柱形。肢骨細(xì)長,尤其前臂骨與后肢腓骨更是極細(xì)長,有的種類肱骨遠(yuǎn)端有1明顯內(nèi)上髁孔,是嚙齒類中少見的原始特征。腕部有1根軟骨,可在滑翔時撐開皮翼前緣。顱骨較粗大結(jié)實,眶間凹陷明顯。上門齒較窄,臼齒咀嚼面的齒紋結(jié)構(gòu)較復(fù)雜,上頜第三上臼齒是頰齒中最小者,而下頜最小的是第一枚頰齒。

  本屬鼯鼠的種數(shù)多,國內(nèi)外都有分布。我國現(xiàn)確知11種,本篇先講述其中這2個中國特有種。

 
  灰鼯鼠Petaurista  xanthotis(Milne-Edwards,1868):別名黃耳鼯鼠、黃耳斑鼯鼠、高地鼯鼠、山地鼯鼠、橙黃鼯鼠,英語名Chinese giant flying squirrel或Grey flying squirrel。是大型鼯鼠之一,體重730~1200克。鑒別特征:體長34厘米以上,尾長接近體長。尾毛向兩側(cè)伸展,尾形扁平。耳后斑橙色或黃褐色,眼周淡棕黃色,喉灰色。體背黃灰色;體腹面淺灰白色,略帶土黃色。足背棕黃色或暗褐色,皮翼邊緣棕黃色。顱骨扁寬,眶間部具深凹陷;眶上突三角形,前有一不明顯的缺刻。

  該鼯鼠頭圓似貓,眼甚大,耳殼黑褐色。吻上面、額和頰的毛較頸和體上的短,呈灰色帶淺黃色調(diào),吻兩邊白色。皮翼下面前部為橙黃色,后部黃褐色稍染淡橙色調(diào)。前足掌無毛,后足掌中部為純白色深密短毛,周邊和跟部毛黑色,將白毛區(qū)包圍。尾與體背面毛色相似,有時尾端白色。

  顱骨顯示屬的通常特點,顱全長約70毫米。吻部短而寬,鼻骨短,前端寬,向后漸窄。腭后緣呈均勻弧形;上頜門齒唇面釉質(zhì)深桔紅色或桔黃色,無齒溝而光滑。

  棲息于海拔2000~3800米的亞高山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帶,為中國典型高山型鼯鼠。筑窩于枯樹洞或巖洞內(nèi),也常在櫟樹上搭窩。巢呈圓球形,外徑約30厘米,離地10~20米,巢口向上。巢由櫟枝和松枝做成,內(nèi)鋪地衣、苔蘚、羽毛和干草等。晝伏夜出,白天隱蔽于樹洞或樹上的巢窩中,夜間爬出或滑翔到地面尋食,受驚后迅速爬上樹隱蔽?;杈嚯x可達(dá)上百米。以松、杉、櫟等的果實、嫩芽、樹葉、樹皮及小甲蟲為食。糞便黑色,呈卵圓形,大小為3×2(毫米),可采集作“五靈脂”藥材。夏季產(chǎn)仔,每胎1~3只。無冬眠現(xiàn)象,在甘肅冬季仍能發(fā)現(xiàn)。

  灰鼯鼠僅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,自云、川、藏的橫斷山脈到青海達(dá)坂山以南,標(biāo)本采集于云南西北(麗江至德欽)、西藏東(察隅至丁青)、四川西(康定至若爾蓋)、甘肅南角(卓尼),直至青海東(同德、興海至西寧)共十幾個縣。目前未見亞種分化。

  海南鼯鼠

 
  海南鼯鼠Petaurista hainana G.Allen,1925:別名巨鼯鼠、飛貍,英語名Hainan giant flying squirrel。體長37~45厘米,尾比體軀長。體色較暗,頭黑色或暗褐色,體背面橙褐黑色,腹部毛色灰白。前臂、后肢下腿和皮翼大部分為黑褐色或栗色,后足和皮翼前后緣以及前臂下面和整個尾部(尾基部上面除外)均呈閃爍黑色,有時帶銹色。耳前緣白色,后緣黑色;唇白色,但頦黑色。乳頭3對。

  顱骨寬,吻較長;鼻骨長而后端尖細(xì),并且左右后端在中間形成1個甚小而淺的三角形缺刻;聽泡不甚發(fā)達(dá),眶上突前方無凹刻,枕大孔呈橫橢圓形而上緣低;上頰齒列長(18毫米),齒冠面內(nèi)側(cè)中部無凹陷。上述這些顱骨特征可與棕鼯鼠相區(qū)別。

  棲息于原始森林、熱帶雨林的山溝地帶,在高樹或枯木的洞中營巢;性喜安靜,多營獨居生活。通常夜間活動,行動敏捷,善于攀爬和滑翔,能滑翔幾十米。主要以堅果類果實為食。無明顯的繁殖季節(jié),每年可繁殖2次,每胎多為1仔。

  海南鼯鼠只產(chǎn)于海南島,分布在尖峰嶺、壩王嶺、吊羅山、獼猴嶺等大山嶺林區(qū)。G.Allen(1925,1940)定名本種,但從Ellerman等(1951,1966)到Walker(1983),先后有多位作者將其歸為棕鼯鼠的1個亞種;Wilson等(2005)則將其歸為霜背大鼯鼠的亞種。徐龍輝等(1983)、黃文幾等(1995)和馬勇等(2012)先后根據(jù)體形大小、毛色及顱骨特征等,認(rèn)為3者形態(tài)差別大,主張保留其獨立物種地位。筆者從之,故仍將海南鼯鼠認(rèn)作“中國特有種”。

  物種生存與保護狀況

  灰鼯鼠生活在人口較稀的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林區(qū),且自云南省至青海省分布相對較廣,為較常見種,2004年評估其生存狀況尚可稱“無危(LC)”。海南鼯鼠分布區(qū)受限,人類伐林墾荒等經(jīng)濟活動使其棲息地縮小,加之人們?yōu)榱巳馐场⒚ひ约安杉浼S尿作藥材而不時捕殺,使它們的生存很受威脅,數(shù)量顯著減少,1998年就被評估為“易危(V)”。

  這2種鼯鼠于2000年都列入《國“三有”動物名錄》保護。之前,海南鼯鼠也作為中國特有種在1994年就和復(fù)齒鼯鼠與溝牙鼯鼠一起,被《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》列入“中國優(yōu)先保護物種名錄”、“國際保護重要性物種”;海南省更在2007將其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動物。但鑒于其分布區(qū)窄、種群小、數(shù)量稀及生存受威脅的現(xiàn)況,加之該物種分類地位至今存在爭議,尚待進(jìn)一步科學(xué)研究,專家們建議將海南鼯鼠也列為國家重點保護Ⅱ級。

打印】 【關(guān)閉
附件下載: